发布时间:2017-09-23
四大类医用耗材有望降价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涂端玉)继个别进口专利药经国家谈判遭价格“腰斩”后,卫计委日前又踌躇满志启动了高值医用耗材谈判,这意味着价格高昂的进口医用耗材站在了十字路口:这边是“以价换量”,并博得官方、民间好感;那边是坚持高利润小众路线不动摇。据了解,届时四大类产品有望迎来“降价”,部分产品价格“腰斩”不再是梦。
呼吁多年之后,医用耗材国家谈判终于要成为现实。日前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谈判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确定将药物冠状动脉支架系统、人工髋关节假体、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系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系列作为谈判试点产品,采取以市场换价格、谈采结合的方式,集中公立医院(含部队医院)高值医用耗材市场份额,与生产企业进行谈判,形成统一采购价格。
高值医用耗材
有望去掉价格虚高水分
首批谈判试点的四个品种都集中在进口产品上,有的品种甚至基本被进口商垄断。而实际上,国家谈判“瞄准”高值医用耗材并非一天两天。今年4月,国办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逐步增加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药品品种数量,合理降低专利药品和独家生产药品价格:进一步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上公开交易等。”此前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曾公开表示:去年国家对一些药品进行国家谈判,有的降幅甚至达到50%;今年会对一些高值医用耗材试点开展国家价格谈判,去掉其价格中的虚高水分。
“有了上次药价国家谈判成功经验,估计这次砍价幅度也不会小,对半砍很有可能,这些医用耗材很多都价格昂贵、被诟病已久。”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卫计委早已“磨刀霍霍”。为何医用耗材多年来价格过高?其介绍,由于我国部分医用耗材长期重度依赖进口、“国货”工艺和技术水平跟不上,导致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面对国家谈判,企业打的算盘各有不同。“有的医疗器械厂家积极性较高,做好了‘以价换量’的准备,因为就算还价完也还有利润空间存在,而一旦能够进入医保,销售有望迎来井喷式增长;另一方面,这也是外资企业的一种主动‘示好’行为,有利于自身长期稳定发展,所以会有部分企业愿意放低身段、配合谈判。”该观察人士表示,但不排除个别企业坚持高利润小众路线不动摇。
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企业处于观望摇摆状态,甚至有可能谈判中途改变主意。
业内预计 部分产品或现历史最低位
“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降价、甚至死守价格不松口,这次国家谈判后,这四大类包括药物冠状动脉支架、人工髋关节假体耗材的市场价格或达到历史最低位,这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大的利好,因为不同产品之间价差变小,患者选择权将进一步扩大,而且要不就是自掏腰包花费更少,要不就是自费比例更低。”该观察人士认为,国家谈判必然倒逼高值耗材大幅降价,但各品种、各品牌的降价幅度却不好预估,毕竟相较于“锁定”慢性病患者的长期性药物而言,不少耗材都具有“一过性”(即某一临床症状或体征在短时间内一次或数次出现,往往有明显的诱因),大幅砍价的确会使得企业利润“元气大伤”,所以各厂商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广州某三甲医院一位骨科教授告诉本报记者,实际上,近年来医用耗材在临床的使用情况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一次性耗材都被性价比更高的“国货”抢走了大部分“蛋糕”,总体来说“国货”已占据半壁江山;但是在技术含量更高的高值医用耗材领域,进口产品依然掌握市场话语权和定价主动权。
名词解释
何谓国家谈判?
国家与生产企业直接确定采购价!
何谓国家谈判?即由国家相关部门与生产企业直接谈判,确定一个采购价后,全国各地公立医院都以同一价格进行采购。201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计委等16个部委(局)建立了协调机制,组织开展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工作。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适用于公立医疗机构(包括军队系统)采购使用,鼓励其他医疗机构和社会药店在网上直接采购。
由于国家谈判是要将全国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使用量合起来形成一个超级大的市场,所以对于业内企业而言,这也是“纠结”的一大关卡,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一旦接受国家谈判,意味企业生存模式、发展策略或都进行颠覆性改变。
国家谈判
1、药物冠状动脉支架系统
2、人工髋关节假体
3、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系列
4、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系列
成功案例
2016年,国家卫计委谈判成功的3种药品——替诺福韦酯、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降价均在50%以上,其中替诺福韦酯价格降幅为67%,谈判后月均药品费用从1500元降至490元;吉非替尼价格降幅为55%,谈判后月均药品费用从15000降至7000元;埃克替尼降价幅度为54%,谈判后月均药品费用从12000元降至5500元。
今年,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的36个药品,平均降价幅度为44%,最高达到70%。但上述两轮谈判中,也有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在经过价量评估后,退出谈判。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