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青岛市被纳入分级诊疗试点城市以来,各区、市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医联体建设、集团化运行和县镇村一体化管理为载体,优化资源配置,健全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了方便、有序、安全、优质的分级诊疗制度。
19家城市医联体覆盖328家医疗机构
在市立医院,每天平均有20余名专家派驻城阳区人民医院、黄岛区人民医院,参与医院管理与诊疗手术,在带动医院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的同时,当地居民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一流专家的服务。市中心医院则突出肿瘤专科优势,安排专家参与管理青岛盐业职工医院肿瘤病房,为辖区内肿瘤患者下转提供一体化、便利化的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
医联体建设作为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载体,是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合理配置资源、让群众享受优质、公平的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早在201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19家三级医院牵头形成19个医疗集团模式的城市医联体,覆盖了328家医疗机构。2017年1-10月,医联体(医疗集团)内三级医院下派基层2913名专家,提供门诊服务58575人次,实施手术862台次。
区域医共体实现医疗设备共享
为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我市鼓励各县(市)以县级医院为枢纽,上接三级医院,下联乡镇卫生院,深化县镇村一体化医联体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整合县域医疗资源,形成集约服务优势,统筹人、财、物、防、保、康等管理,密切分工合作,逐步构建三级联动共享的县级医疗服务体系。
其中,即墨区发挥辖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的龙头作用,托管部分乡镇卫生院,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建立了区域消毒供应、临床检验中心,农村百姓足不出镇就能享受到二级医院水平、一级医院收费的诊疗服务。
西海岸新区以签约管理服务为核心,开发了“西海岸新区慢病智慧分级诊疗管理系统”,打造了“一云三端”信息平台,形成了规范化、标准化、个性化、透明化的慢病管理模式,实现了对慢病患者档案管理、筛查评价、疾病分层、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分级诊疗等全方位的一体化综合管理。
截至目前,我市共组建11个县镇村一体化模式的区域医共体,共设置检验、影像、消毒供应等区域共享中心12个。
远程医疗缓解基层人才短缺
为延伸三级医院和县级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我市依托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信息化手段,促进“互联网+医疗”满足基层医疗服务需求,在城乡之间构建会诊、培训模式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医联体。
其中,崂山区将辖区内所有卫生院放射科与市立医院联网,居民到就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进行的放射、胸片检查,可由市立医院出具诊断报告,已成功反馈疑难病例DR108例、CT165例,为临床诊疗提供高质量的诊断依据;打造社区卫生室/服务站与青医、市立心电远程诊断中心对接的实时诊断平台,累计诊断心电图约4.4万余人次,几十名心梗和隐性心脏病患者得到及时转诊救治;群众在街道卫生院即可直接预约青医附院、齐鲁医院的专家号,已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与上级医联体医院专业医师建立了“心梗急救”、“脑卒中”等多个工作微信群,涵盖心内科、神经内科、中医科、儿科等20多个类别。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11个远程医疗协作网医联体,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专家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教学培训等各种服务,在有效提高优质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的同时,有力缓解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缺瓶颈问题。
组建专科联盟畅通双向转诊渠道
为提升专科疾病的同质化诊疗水平,畅通专科疾病双向转诊渠道,我市鼓励专科医院牵头,开展跨区域组建医学专科联盟,以专科技术协作为纽带,跨区域组建优势学科协作模式的医学专科联盟。
其中,市妇儿医院发起成立的半岛妇女儿童医学联盟,既“纵向协作”又“横向联合”,上接国内外知名妇儿专科医院,下联基层妇保机构,联盟成员已达104家,开展了业务指导、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和科研协作等五大合作领域,开通了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院前急救转运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四个急救绿色生命通道,成立了儿童疑难病、新生儿疑难疾病、胎儿疾病三个会诊中心,实现了联盟内专家共享、技术共享、信息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截至目前,联盟内实现疑难危重病转诊患者2500余人,免费在岗培训基层业务骨干1200余人,全市儿童专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目前,市口腔医院和市传染病医院也正着手分别牵头成立市口腔医疗集团和传染病专科联盟。
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