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看病就医太难了!挂号排队时间长、缴费等待时间长、取药等待时间长、看病就诊时间短,这“三长一短”一直是百姓就医难的症结。智慧医疗的建设,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信息化建设,让整个就医过程变得“聪明”起来。电话网络挂号、为患者建电子病历、建设大数据库实现医疗资源信息共享……这些有关智慧医疗建设的具体方案正在逐步试点进行中。完全实现后,挂号、缴费、问诊……这些都不再是个事儿,患者手持一张诊疗卡,就可以走遍各大医院。
智慧医疗从挂号开始
今年6月,太原市民李小静,通过拨打太原市卫生局的服务热线,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就成功挂上了太原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号。
由于挂号几乎没有耽误时间,李小静从走进医院门诊大厅,到从接诊室出来,整个看病过程前后没用了一个小时。“以前,光排队挂号就得半小时以上,看病排队等一两个小时很正常,看一次病下来,耗费整整一上午时间,经常累得精疲力尽。”李小静说,电话预约挂号这么一个小小的改进,就大大节省她的就诊时间,“如果这就是智慧医疗建设,那每个老百姓一定都很欢迎。”
电子病历让医护人员“减负”
写病历,是每个医生最头疼的事情。病历是病人在医院诊断治疗全过程的原始记录,正规的病历包括首页、病程记录、检查检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多项记录,而且不能涂改,不能增补,否则将作废。“写一份正规的住院患者病历,通常需要3—4个小时,患者每天在医院的检查就诊情况,都需要详细记载,而且不得有涂改迹象。如果遇到新住院的病人,写病历的时间要更长,稍有不慎写错、漏写的话,还得撕毁重来一遍。白天看病,晚上加班写病历也是每个医生常有的事儿。正因为医生们把大量时间都用在了写病历上,与患者沟通的时间自然就减少了。
在医院里建设电子病历系统,且制定有关类似病历的模板,医生们通过电脑等设备,保存、管理、传输数字化的病人医疗记录,取代手写纸张病历。中高级医生在遇到相似病例时,根据情况还可以套用已有模板,短短十几分钟内就可以搞定,省时又省力。
不仅如此,电子病历还将以电子化方式管理有关个人终生健康状态和医疗保健行为的信息,其涉及病人信息的采集、储存、传输、处理和利用的所有过程,这些数据将使医患沟通更便捷。
医院门诊将更“聪明”
一提及门诊,百姓最发愁的无疑是排队。有时还会出现医生开了处方,药房却没有药,还需要找专家换处方,重新排队划价、缴费、取药。这些繁琐的流程,也是各个医院努力解决的问题。开建门诊系统。优化门诊就诊的繁琐流程,让患者在就诊时,更加简单、便捷。
各医院在实施电子病历系统之后,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进行门诊流程的优化,同时建立“居民健康卡”,设置自助挂号系统,再将医院内部资源数据整理共享,从药物库存、床位情况、到诊疗费用等资源数据,各科室医生均可一目了然。病人也无需再上下跑着排队等候,这些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将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及重复排队时间。
通过“居民健康卡”还能实现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在太原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共享,从而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降低居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按照卫生部《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和《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以居民医保卡作为载体,共享身份识别资源,利用医保网、农合网和信息平台功能,提供数据传送、存储、共享、索引和交换服务,和人社等部门共同推进使用医保卡就能实现居民就诊、医保结算、健康档案调阅、健康管 理和预支付等功能。
不仅如此,今后还将开通手机APP健康大管家软件,百姓可利用手机随时随地掌握自己的健康档案、体检报告,接受各类健康、接种疫苗等提醒,并通过手机进行咨询和预约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