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9-10
2014年8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就我国远程医疗服务未来发展给出政策性意见,主要包括“明确服务内容,确保远程医疗服务质量安全”和“完善服务流程,保障远程医疗服务优质高效”。
我国的远程医疗开始相对较晚,但发展很迅速,作为远程医疗的核心技术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数字化医疗设备技术、医院信息化管理技术都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这段时间的发展历程,也积累了多种远程医疗模式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不过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远程医疗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但软件开发、硬件研发制造、电信运营、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环节比较完善,但是应用效果却不尽人意。分析原因,主要是服务环节跟不上。对一些基层医院的远程会诊请求无法及时满足,使医生和患者逐渐失去了信心,对资金和资源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我国远程医疗法规规定,远程医疗服务机构要能够组织好具有一定资历的会诊专家队伍,这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基本保证,而这一点是行业中急需完善的。除此以外,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认为,制约我国远程医疗行业发展的因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图表1:远程医疗制约因素
虽然存在上述问题,前瞻产业研究院仍认为远程医疗在我国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具体来看:
1、远程医疗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搭建远程医疗系统,实现共享国家级医疗资源平台。据卫生部新公布的数据,中国有约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患者应住院而不住院。“看病难”的原因之一是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而且,有限的医疗资源又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从这一数据看,就算农民有钱看病,只要病人稍多,恐怕就找不到足够的医院和医生。
中国目前的医院还是公有制为主,由于体制和分配上的原因,各科室专家大都集中在大医院里,小医院医疗力量相对薄弱,看病住院的患者门可罗雀。由于医疗行业是高信任度的行业,患者对名医、著名的医疗机构非常信任。这些著名的医疗机构拥有的是品牌、医疗技术和科研能力,而这些医疗能力是中小医院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的。
远程医疗是解决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有效途径。网络的发展和影像技术的发展,使普及远程医疗在基层城市医院的应用成为可能。并且随着我国国民对医疗消费支出的增加,更多形式的医疗服务会相继出现。
2、政策支持为远程医疗发展带来机遇
新医改方案中提出要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3G时代的来临,远程医疗已经成为各级医疗单位的强烈需求。远程医疗包括远程诊断、专家会诊、信息服务、在线检查和远程交流几大内容,主要涉及视频通讯、会诊软件、可视电话三大模块。据悉,2010年有关远程医疗会诊的国家卫生信息网的首期工程建设计划投资超过2个亿,加上新医改的支持,远程医疗前景看好。
3、从应用市场来看:远程会诊咨询与虚拟医院前景看好
远程会诊咨询
远程会诊咨询是一种现实需求,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医疗和保健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新的重要指标,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技术、成本、信息的共享机制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极大的制约了远程医疗的发展,而所有这些瓶颈环节都在被时代的发展一一突破。IT技术的发展、电信业务的拓展、统一的国际标准体系建立、人们逐渐地习惯了生活在充满互联网的世界里,所以这一切都为远程医疗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虚拟医院
IT与医学结合的最大也是最诱人的前景是虚拟医院。早在1992年美国就已经在设计和建设虚拟的网络医院。其构想是把病人从挂号、分科就诊、检查、治疗、取药、复查等相关的所有程序都编入计算机,成为一个虚拟的局域网,各科室和药房的大夫都是虚拟人或机器人,并可以与任何人的个人电脑和掌上电脑链接。于是想象中的未来的医疗便是,任何人只要有医疗需求,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只要手中有一个掌上电脑就可以拨通任何你想就诊的医院、诊所、私人医生或虚拟医院进行就诊。如果不知道这些医院和诊所,还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查询,最后获得医生的治疗方案、开的药方和治疗器械等。通过网上计账,药物和器械公司派人送货上门。当然如果需要医生和护士的直接护理,还可以从网上“订购”,医生和护士就可上门。当然,这样的虚拟医院目前只是一种理想,但它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正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功多年以前曾经预言:“未来医疗活动中,医生将面对计算机,根据屏幕显示的从远方传来的病人的各种信息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来源:前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