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际医疗器械(山东)博览会!(新丞华国际会展(山东)集团有限公司)
展商登录
观众登录
English
x
温馨提示
尊敬的观众:
第38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山东)博览会网上预登记系统暂时关闭。
更多事宜请联系:0531-81219071发邮件至 cmee@chenghuaex.com
导航
首页
关于医博会 +
展会概况
展会介绍
基本资料
展区划分
主办单位
展馆介绍
展馆简介
展馆平面图
精彩回顾
基本介绍
展会写真
下载中心
展商中心 +
参展指南
展位预订
展商登录
展商服务
馆内电力安装说明
运输/物流服务
展商秀中奖企业
展商信息收集
观众中心 +
参观指南
观众登记
观众登录
展商名单
参观须知
贵宾VIP服务
参观联系
媒体中心 +
展会新闻
行业新闻
展商新闻
电子快讯
合作媒体
邮件订阅
网上展厅 +
按展商搜索
按展品检索
展商视频
医展播
商旅服务 +
旅游指南
酒店预订
交通指南
签证信息
同期活动 +
联系我们 +
丞华展览 +
搜 索
首页
关于医博会
展会概况
展会介绍
基本资料
展区划分
主办单位
展馆介绍
展馆简介
展馆平面图
精彩回顾
基本介绍
展会写真
下载中心
展商中心
参展指南
展位预订
展商登录
展商服务
馆内电力安装说明
运输/物流服务
展商秀中奖企业
展商信息收集
观众中心
参观指南
观众登记
观众登录
展商名单
参观须知
贵宾VIP服务
参观联系
媒体中心
展会新闻
行业新闻
展商新闻
电子快讯
合作媒体
邮件订阅
网上展厅
按展商搜索
按展品检索
展商视频
医展播
商旅服务
旅游指南
酒店预订
交通指南
签证信息
同期活动
联系我们
丞华展览
展商登录
观众登录
观众预登记
展商登陆
观众登录
展商登录
官方微信
第52届会刊
返回顶部
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国家开会,大力支持医疗器械创新
行业新闻
国家开会,大力支持医疗器械创新
发布时间:
2024-12-10
分享:
国家、地方动作频频,
医械创新
的黄金时代来临。
01
国家卫健委释放多项信号
利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12月6日,国家卫健委就医药领域科技创新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实录附文末)
,覆盖医疗装备企业科技创新、进院渠道畅通、医工融合、基层诊疗赋能等多处内容。
图源:健康中国
国家卫健委科教司司长刘登峰在会上提到
,去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围绕健全项目管理、优化资源布局、营造政策环境等10个方面,
出台了50条促进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
其中包括,
在促进生物医学新技术创新发展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畅通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渠道;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政策和项目支持,为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伴随国家层面对医疗创新的重视程
度加上,医疗装备领域自主创新发展已迎来提速。
会上,联影医疗董事长张强介绍了联影医疗在医疗设备创新方面的努力。
联影今年前三季度研发的投入就占营收的将近1/4。
现在已经有超过3万台CT、磁共振、分子影像(PET/CT等)等软硬件系统
,服务于全球近80个国家14000多个医疗机构
。
同时,医工结合的成果也在加速企业端的商业转化,并推动医疗设备国产替代。据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介绍,
国产ECMO主机已经获批上市,在全国5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
。张强表示,产学研医多方创新协同,能够让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效衔接,共同打造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这也是医疗科技创新的关键。
除了高端使用场景的突破外,医疗装备创新还在直接赋能基层诊疗服务能力,与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目标形成呼应。
张强表示,
将先进的人
工智能技术融入设备全流程,让医疗装备更加智能,基层医生更加容易操作,医院就可以开展更多常规化、标准化的诊疗服务。
1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
明确检查结果互认推进三大目标时间点
(详见:
国家七部门联合推进检查结果互认,影响整个行业
)
。
据张强介绍,
通过搭建信息化体系平台,以医疗信息化、智能化助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可以有效促进医学影像诊断资源的共享和下沉,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共享,提升影像诊疗同质化,推动检查结果互认
。
聚焦医疗
创新成果的临床应用,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介绍了药品准入的原则,即
满
足临床需求,体现学科发展,有重大突破的原研药、通过国家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罕见病用药、儿童用药、国家基本药物优先考虑
。
02
激励政策密集发布
全链条支持创新医械
由于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门槛高,创新医械的发展离不开官方的多链条支持。
在国家号召下,近期多地发布创新医疗器械支持政策。
例如
上海提出,
对进入国家和上海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产品,按照规定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以上产品首次取得注册证并落地生产的,按照规定再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的40%,最高800万元支持。每个单位每年累计支持金额最高3000万元
。
此外,审批难问题也在加速破除。
9月10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收费准入的意见提出:
对
优化重大疾病诊疗方案或填补诊疗空白的重大创新项目
,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核
。
据药智医械统计,
2023年进入器械创新审批通道的的数量比2022年增长了35%。自2019年以来,每年进入器械创新审批通道的产品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
支付端的倾斜也逐步明确,为创新医械的商业转化提供保障。
今年7月,国家医
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
其中明确,
对因新药耗新技术使用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特例单议
,特例单议数量原则上为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 DIP出院总病例的5%以内
。
地方
上,
海南
将全省定点医疗机构所采购的创新药械纳入直接结算范畴;
北京
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械及相关技术服务纳入CHS-DRG付费除外支付范围;
浙江
推出创新医药技术的激励措施,按本年度DRG清算总额的一定比例确定激励总额。
在国家到地方的全链条支持下,国内医疗创新的环境已发生转变,从高端设备突破到基层诊疗赋能,创新对医械领域的重要性仍在持续加码。
附:
返回列表
上一篇:
多省卫健委领导调整,大三甲院长履新
>
下一篇:
新规出台!严查医药代表拜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