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小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宛如一位冷峻的使者,带着冬的深沉与宁静,悄然来到我们身边。
节
气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
小寒之美,冬韵悠长
在这个时节,大自然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北方的山峦脱去了繁复的绿衣,线条清晰生动,与蓝天亲密相接。枯黄的植被用一抹黄色抵御寒冷,保护着根部生命力的内核。榆树黢黑的树干,在宝蓝色夜空的映衬下,交织出别样的诗情画意。河水上冻,形成一道弯曲的白练,冰的晶莹透亮,彰显着水的寒冷彻骨。而在南方,虽然没有北方那样银装素裹,但湿冷的天气也给人带来丝丝寒意,一些耐寒的植物如松柏等依然挺立,为冬日增添了一抹生机。
小寒习俗,传承千年
1.饮食习俗,温暖身心:小寒时节,饮食成为人们抵御寒冷的重要方式。在北方,有“小寒大寒,杀猪过年”的说法,人们开始准备过年所需的肉类食品。而在南方,像广州等地有吃糯米饭的习惯,将香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加入腊味等食材,香气扑鼻,温暖脾胃。还有些地方会在小寒吃黄芽菜,此时的黄芽菜鲜嫩可口,营养丰富。
2.体育娱乐,强身健体:寒冷的天气并没有阻挡人们活动的热情。在北方,河面结冰结实,冰戏成为人们喜爱的活动,滑冰、坐冰车等项目,让人们在冰面上尽情嬉戏,既锻炼了身体,又增添了冬日的乐趣。
小寒养生,固本扶元
1.滋补优先:人体在小寒时节呈现“阴盛阳衰”的状况,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来提高耐受寒冷的能力和免疫功能。可多食羊肉、狗肉、鸡肉等温热食物,但要注意适量,避免大吃特吃肥腻之物。
2.锻炼有方:这是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机,但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如散步、慢跑、做操等。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避免在寒冷的清晨进行剧烈运动,且运动时不要大汗淋漓,以防阳气外泄。
3.起居有常:做到早睡晚起,早睡养阳气,晚起养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减少晚间外出活动次数,注意头颈、背、手脚等易受凉部位的保暖。入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使血管扩张,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提高睡眠质量。
小寒励志,砥砺前行
小寒虽寒,却孕育着希望。“小寒三候”,是大自然的生命礼赞。大雁感知阳气回升,心怀归乡信念,跨越万水千山,坚定向北迁徙;喜鹊敏锐察觉阳气上升,衔枝筑巢,以勤劳与智慧,在严寒中构建温暖家园;野鸡感受到阳气增长,啼鸣求偶,用积极姿态迎接生命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