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健康良好发展,离不开医院对各种档案的规范建立与管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迅速,先进的医疗设备逐渐成为医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多的医院加大对设备资金的投入,无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上,都迅猛增加。如何做好医院设备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设备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也愈发显得重要和被重视。为了充分发挥设备价值,如何去加强设备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是每个医院都应该考虑的。
而于2016年2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文件中也提到医疗设备要实施“全过程”监管,要重视和解决医疗设备的购进、验收、使用记录不全、不规范,尤其是植入类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的使用记录,可追溯性较差的问题。无疑意味着做好设备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医疗设备档案的基本内容
何为医疗设备档案?简单地说,设备档案就是医院在购置和运行设备这两个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
在购置过程中,主要有设备申请单、可行性论证报告表、有关调查材料、审批文件、招标书、合同协议、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复印件及安装验收报告等。
在设备运行过程则有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和制度、故障维修记录、性能动态记录、设备拆除报废申请及处理情况、经济效益分析等等。
从上面我们看出,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其时间周期长,涉及环节跟人员多而杂,设备档案的管理确确实实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医疗设备作为医院实施医疗服务的物质基础,其好坏关联到患者的安全、医院的经济和声誉。对每一样设备的背景都有明朗详细的记录,能为以后医院经济效益的分析、设备的采购计划等提供翔实的凭证。
此外,对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档案中建立的保修期和合同这些证据来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支出。比如,某医院新购置一台飞利浦的CT,保修期是三年,今年3月,因为设备故障告知厂家进行维修,销售公司说是保修期就是两年,现在维修要收取费用。面对数万元的维修费,设备管理人员连忙去查阅设备档案,证实保修期就是三年,于是跟厂家谈判协商,为医院省下了一笔不必要的开支。
保养和维修方面,通过查看档案材料,根据里面厂商资料、维修记录等主动、及时、准确地采取预防性保养维修,从而缩短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使用次数,减少修理费用,创造更多收益。
三、如何做好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医疗设备档案所具备的特点及其对医院管理的作用,让很多医院高度重视医院后勤设备科的管理,使之其制度化、科学化并规范化。
那么如何做好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与管理,让设备科管理走向科学规范化?对于这块,相信很多医院会在人员方面开始,加强设备管理员工的管理意识和素质,保证设备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和保存等工作的完成;接着就是操作实施方面,严格规定管理规章制度,主要是针对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的管理。
但问题是,面对医疗设备的庞大数量,而且与日俱增的趋势,单单依靠人工的力量去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去管理大量设备,显然是不科学的。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比如一家医院要购置一批CT,科室进行申购时,为了设备的购买有保障有依据,就要通过各领导的层层审批签字,人工送抵的时间甚至领导不在要延时的各种耽搁时间,让流程更加漫长,造成人力、时间的大大损耗。
所以,引用自定义报表,自定义审批流程,1分钟快速生成报表才是医院设备档案建立的科学高效途径,这也就是医院设备科实现信息化管理。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医院只要建立设备科信息化管理平台,就能通过账号登入,在后台就有设备申购管理、资产管理、维修保养管理、耗材管理以及证照管理等环节的自定义报表,可以进行记录、查阅、保存和打印等操作。
下面是山东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通过搭建天方达的保力设备科管理平台来进行设备档案的管理,如图:展示的是其维修管理环节的界面以及维修故障统计报表。( 来源:中国家用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