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国家对医疗行业的政策鼓励和投入,以及人口老龄化影响,医疗健康产业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将整体步入高速增长阶段。近日,在投融界专场沙龙活动现场,一个医疗器械项目获得了不少资金方的关注。
喜收政策红包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政府要加大投入,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体系,政府要提高审批质量,使批准上市的药品医疗器械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新闻发言人王国庆指出,近年来,全国政协始终高度关注医改推进,每年都有医改相关的调研考察、双周协商座谈,今年全国政协已经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列为重点协商议题。全国政协委员黄洁夫也表示,现在政府把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主要的民生工作。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在23个专栏中提出的160多项重大工程和项目,将成为未来5年国家发力重点。其中涉及医疗器械的就有四类,分别是:1)大力发展手术机器人;2)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无创呼吸机等高性能医疗器械;3)开发应用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4)培育可穿戴设备成为新增长点。而且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如果医械分类目录修订工作顺利进行,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预计将在今年出台。
投融界认为,种种政策红利已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我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已经迎来政策东风,即将迈入发展快车道,特别是医疗器械产业将逐渐步入高增长阶段。
市场规模巨大
已发布数据显示,2014 年医药制造业的销售收入为 23,326 亿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仅占到医药总市场的 9.16%,与全球医疗器械占医药市场总规模的 42%相比,增长空间大。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贸易总额达到384.89亿美元,同比增长7.53%,增速同比提升了3.21个百分点。且今后5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将维持8%以上的增长率。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医疗需求日益增长。不少业内人士表示,2010至2030年是实体创业做养老的黄金20年。2015年之后,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开始加速,养老服务业的十三五规划已经启动,着重在养老产业体系建设方面。保守预测,养老服务业市场空间至少3万亿。医疗器械板块将会受益很大。
很显然,医疗服务特别是医疗器械未来会保持其高成长性。医疗器械产业代表着我国医药产业转型方向,其发展前景被各方看好。
国际巨头云集
目前的医疗器械按产品特点及经营方式分普通耗材及设备、特殊耗材及设备和试剂类耗材三种。但是最尖端的技术一直被国际大公司控制,罗氏、贝克曼、西门子、雅培等公司控制了70%的试剂类耗材的市场销售。特殊耗材也被强生、柯慧及美顿利等国际公司控制了极高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只在中低端市场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都被进口三巨头飞利浦、西门子和GE垄断,而且他们以远远高于世界市场的价格向中国销售,这也是造成当前老百姓医疗检查费用高的重要原因。他认为,国家医疗器械的主管部门应大力支持医疗器械的发展,特别是创新的高科技医疗器械的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应规范国内的高端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为医疗器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近年来尽管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医疗器械属于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高技术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基础薄弱,规模较小,发展相对滞后,而且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多被国际巨头抢占。国内高端医疗器械企业想要突出重围,可谓是困难重重。
采用合作模式,成功逆袭
该医疗器械项目经过详细的市场研究,采用与知名企业合作的方式进入市场,发展迅速,销量逐年增加,年销售额已破千万。项目负责人表示,项目团队成员均为医学相关专业出身,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公司已与柯慧、西门子等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经营高端耗材和试剂代理。对未来发展,公司已经制定完整规划方案,并会着力进行内部组织框架建设,打造精细化、程式化服务网络。
在投融界看来,对于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来说,2016年将充满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政策频现利好,市场刚需剧增;另一方面众多企业涌入,市场难免会出现同质化竞争,进而造成资源浪费。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需要勇于创新,探索发展多种经营模式,提供更多创新性和个性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