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9-13
对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大中华区总裁廖天舒来说,每年都会密切关注达沃斯论坛中总理的演讲,并进行研究。因为这不仅能有助于了解宏观政策趋势,也是获取行业走势的重要方式。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对她和团队中外国宏观经济学家专访之后了解到,她持续看好中国消费领域的前景,而在所有消费行业中,她最看好医疗行业,并认为在2020年之前,行业增速都会在两位数以上。
虽然一些城市有限制性措施,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依然前景巨大,而房地产也仅仅是在部分城市和部分细分市场表现不同。
第一财经日报:你从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中,获取到的最重要信息是什么?这两天参会重点关注了些什么?
廖天舒:我觉得通过这个讲话,加强了李克强总理这几年的核心论点。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观点一致,而且在随后的各种公开讲话中不断得以升华和加强。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展示的改革和开放的信号,让所有人都非常振奋。
政策方向继续关注可持续发展,并有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金融资本市场开放,促进就业,提高工资,以及创新。
一个好消息是,又再次提到了上海自贸区政策。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而且给出了政府如何鼓励创新的具体措施。
日报:现在中国经济正在减速,8月用电量增速下滑,进口数据也并不好,你对中国消费领域还有信心吗?
廖天舒:我从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中接受到的印象颇深的信息是,不论是用电量还是能源消耗量,有4%左右的下降。其实告诉我们,经济效率,以及经济转型的信号。从更重视能源消耗的内容转向更有效率的模式。
当然这并不必然意味着这是我们对于消费领域观察所遵循的晴雨表。在过去的很多年中,中国都在讨论投资和消费的增速。我们还没有进展到消费能够以两位数的增速引导整体经济发展,这个时刻也不会很快到来。但是我们观察到,现在消费领域,也并不像很多人预期的那样糟糕。
投资现在大致已经达到GDP的230%,这是一个好的事情,过去几年经济过于依赖投资了,这很难把投资有效地配置在最有效率的部门。因此,GDP增速下滑更多的是由于投资下滑导致的,而不是由于消费下滑。中国的消费从来就没有达到顶点。至少从去年的数据来看,消费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掘。但是要达到整个经济增长由消费驱动,还是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肯定不是一年能达到的。
我对中国的消费领域增长非常有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基于季度表现,而是以好几年的观察得到的结论。
日用品这个领域,中国已经进入了瓶颈,增长在去年就结束了。除了住房相关的消费之外,旅游、医疗、车等领域的消费都是亮点,车的消费去年增长了15%。
日报:很多人认为由于限制性政策,中国的汽车和房地产的消费前景不太乐观,价格也会持续下跌,你怎么看?
廖天舒:我想把车和房的消费分开分析。
车不能只看消费增长,而要看人均消费量。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市场潜力依然很大。从单个城市来看,现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出于低碳高效原则,有一些限制措施,其他国家可能有税收上的措施限制汽车的购买。很难预测具体的走势,只能看各个城市自己的政策选择。
中国太大了,不能以几个城市的情况代表总体状况。总体来说,我觉得中国房屋的储备量还是短缺的。我们在过去的五六年中,采用的是房地产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导致,有的城市房屋建设过多,但另一些城市却供应不足。
特别是,过去几年建设的大部分超过150平方米的公寓,这部分房产供过于求了。但是,另一方面,更便宜的普通人买得起、面积较 小的经济适用房供应却不足。供应不足意味着价格还有上升的空间。
每个城市的情况也不一样,在一些偏远的小城市,可能供应过多,意味着房价有更多下降的风险;但在一线城市,很可能供应依然不足。那么房价还可能保持稳定,并还有上涨空间。所以,根据城市和细分市场不同,结论也不同。
但这并不是和美国房地产泡沫一个级别的状况。我们不会看到欧美市场泡沫破灭的状况在中国重新发生。
日报:在所有消费领域中,你最看好什么行业?
廖天舒:近日,我参加了一个关于医疗健康的闭门会议,会议中持续地提到了医疗改革,尤其是涉及到私人医疗的领域。比如私人保险、私人医院,我不能说是完全新的信息,但确实感觉这方面的信息加强了。总理上周也强调了,需要促进创新,需要引进竞争,医疗行业尤其重要。
我觉得医疗行业非常有前景,由于中国正逐步步入老龄化,同时疾病的模式也在发生改变,从急性的病,转为慢性病,比如高血压。所以,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医疗行业在过去的几年和未来多年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而且全产业链,从医药,到医疗器械,都非常有前景。如果具体从医药来看,肯定是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的药成长速度比较快;如 果你看不同的药品种类,总理的演讲也提到了,专利药会有较大增长。
而且政府也明确建立了保险制度,做了很多基础设施,这些都会让这个行业持续有活力。
其他的消费领域,比如糖果饼干、瓶装水、茶饮料都已经达到瓶颈,现在潮流已经变成了保险、旅游和车,也就是真正中产阶层需要的产品,但这些潮流改变太快。
如果仅从增长速度来看,现在肯定是移动互联领域更快,但是移动互联只是铺设了道路,促进了所有行业的发展。比如互联网已经促进了医疗的远程治疗发展。根据我们的报告,至少在2020年以前,医疗行业都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科技的变革会更快,而且科技变革的规律是,越发展周期越短。你可以从3G、4G、5G的周期看得出来。
日报:你们发布的涉及新兴市场在关键行业中争夺领导地位的《全球挑战者》企业报告,以及之前发布的本土强势企业榜单中,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吗?你印象较深的企业有哪些?
廖天舒:与2008年BCG首次发布的“本土50强巨擘企业榜单”相比,在2014年的“BCG本土50强巨擘企业榜单”中,医疗保健相关企业从2家增加至5家,消费品企业占比最大(11家,占比为22%),医疗保健企业占比为10%(5家)。
在我们选择的本土巨擘企业,与全球挑战者的企业名单中,中国医疗行业的代表,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中国医疗技术供应商迈瑞公司和江苏恒瑞医药[0.51% 资金 研报]股份有限公司。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