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5
耗材低价联动模式仍在调整,“三省价”变“最低价”,同时多省启动耗材价格监测。
01
“最低三省价”时代结束
严查异常高价、低价
通知要求5月1日起,已挂网产品填报全国现行最低三省省级采购价的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仅保留全国最低挂网价,仅有一省挂网价或申报价的保留其挂网价格。
相关企业应主动关注本企业在青海省采购平台规范调整后的挂网价格,如全国最低挂网价(含实际交易价格)在外省调低的应主动开展价格联动,并于30天内向省药品采购中心提出价格调整申请,省药品采购中心及时调整挂网价格,并实行动态管理。
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诚实守信原则,以不高于全国最低挂网价(含实际交易价)或企业申报价进行挂网,不再填报全国最低三省省级采购价,医用耗材产品按照“一次提交、一省核验、全国通享”的原则,医药企业需同时在国家医疗保障局统一门户提交医用耗材产品挂网申请。
公立医疗机构参照申报企业填报的挂网价与企业进行议价采购,采购价格不得高于挂网价。
在此次通知之前,青海省已通过约谈挂网企业,督促及时更新和确认挂网价格,共处置10批次3747个挂网价格异常产品,其中药品37个、医用耗材3586个、诊断试剂124个,最高降幅95.67%,平均降幅34.93%。
同样在5月1日开始执行的,还有湖南省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建立湖南省医药价格信息监测与处置机制的通知》。文件提出,重点监测医药费用增幅过大、增速过快、结构不合理、群众就医负担显著加重的统筹区和医疗机构信息;药品、医用耗材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恶意低价信息。利用价格信息监测,加强医药机构自律、引导群众合理就医购药。
具体监测内容如下:
在全国联审通办的推进下,企业挂网工作流程迎来明显简化,让挂网工作可以“一步到位”。同时,价格监管经更加透明、及时,虚报空间进一步收缩。
地方上价格数据共享也在推开。去年10月,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开展了药品和医用耗材挂网价格比对工作。其中以陕西平台药品和医用耗材挂网数据为基准,与广西、山东、安徽三省平台比对。对于发现的部分产品未按要求联动外省最低挂网价情况,取消挂网资格,一年内不再受理该产品的挂网申请。
挂网价格联动的同时,信用评价与奖惩机制强化。如虚假申报、配送不及时等行为将受到信用记分制度制约,并影响企业参与带量采购资格。
另外,处罚机制上进一步排除监管死角。湖南此次规定,异常药品、医用耗材价格信息处置。参照国家医疗保障部门医药价格风险处置措施和相关指引,采取价格核查、书面函询、成本调查、价格约谈等措施,督促企业主动规范价格行为;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整改或明显整改不到位的,采取公开问询方式,要求企业公开说明具体价格情况;对公开问询后仍拒绝整改的,依规采取信用评价措施;对企业反映停产停供希望免予价格整改的,穿透到上市许可持有人,防止通过关联交易改头换面逃避监管。
监管还从挂网环节逐渐延伸至医疗机构采购端,例如南京医保局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医用耗材阳光挂网价格治理工作的通知》,鼓励定点医疗机构与企业在“南京专区”对已挂网的药品和可单独收费医用耗材产品开展自主议价,并执行“零差率”销售。对于开展自主议价的定点医疗机构给予结余留用奖励。每年3月按照医疗机构自主议价结果计算各定点医疗机构上年度结余留用奖励,当年内拨付。
伴随价格监管配套机制完善,跨省价格数据共享和“全国联审通办”模式推广,区域耗材价格差异将被逐步消除,全国统一的最低价格体系加速形成。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所涉及的信息、观点或建议均不构成具体决策依据。本公众号对文中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且不承担因使用本公众号内容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若文章引用或转载了其他来源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单位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内容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